菲律宾音响圈大开眼界之旅:拥有千万音响不难,打造千万聆听室才难

这次来菲律宾,四天三夜总共听了七套音响,每套音响都有其独到之处,每套音响的主人也都有其费尽心血的投入。这七套音响在价格上都属于千万音响,但这并非我报导的唯一目的。

 

事实上千万音响有很多,但能够花心思打造千万聆听室者并不多。而这次我所听到的七套音响,都在打造理想音响空间这方面投入大量心力。有自己设计者,有请室内声学专家设计者,不论花了多少经费,其共通点就是让整套音响系统各自发挥不同的音响效果之美,当然也充分呈现不同的音乐之美。

 

主人拥有二套系统,其中一套的器材如下:

Magnapan 30.7旗舰喇叭

Source: Laptop / Holo DAC做为播放Local音乐文件之用。Turntable Triangle Art唱盘带唱臂

Triangle Art phono 200唱放

Triangle Art Apollo MC唱头

Preamp = Mcintosh C 1000

Amp = Goldmuud Telos 1000 mono Amp.用二部推30.7

 

另外一套系统是:

Gryphon Kodo 

SpeakerSources A.

A. LAPTO DCS Vivaldi

B. Lumin/ Denafris terminator plus

C. Triangle Art / DS, Grandmaster phonoe光学唱头唱放

D. Triangle Art / phono / Apollo cart

Preamp: Triangle Art Mark II

Amp: Airtight 2001

 

这二套顶级系统共处一室,分置二端,想听Gryphon Kodo旗舰喇叭时,就先将Magnepan 30.7收起来放在墙边。这二套音响器材已经够迷人,但更让人羡慕的是,主人拥有一间自己打造的聆听空间。

 

这个聆听空间净高3.8米,至于坪数我估计二十几坪。整个空间的设计都是主人亲自操刀,包括各部细节以及声学处理,主人甚至还自己设计扩散器、吸收器与扩散吸收兼容器。室内天花板上的处理器都是一块块事先做好在固定上去的,而左右墙面也是一块块做好,再固定在左右墙面。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左右墙面的处理器有多厚。

 

不仅如此,主人的喇叭后墙有一面是可以整个往前移动的,让空间缩小一些,适应不同的喇叭,能够移动的喇叭后墙该有多厚?您可以自己想象。

 

除了声学处理,这个空间的灯光变化也考虑在内,听音乐时有如置身音乐厅中。此外,左右侧墙处理器的表面是以帆布绷紧,请画家在上面作画,再加上铝制线条。为何要加上铝制线条?当灯光打下去时,这些铝制线条会产生阴影,投射在帆布上,让整个墙面活了起来,不会死板,这样的设计真是独具巧思。

 

在这么大的空间中,残响时间适当,声音清晰甜润,乐器人声音像饱满无比,有音乐会上的形体大小。至于微动态、大动态、庞大的音场更不必说了。

 

拥有千万音响、千万夜景,当然也有千万跑车,主人带我们到他的车库,老实说这样的大阵仗车库在台湾不是没有,但真是少见。人生如此,夫复何求?但主人还有所求,那就是不断精进音响效果。

在第一套的影片中,的感想如下:

音响效果与音乐之美只能定于一尊吗?我常说全世界没有唯一的美女标准,美女的美是各种不同美感的融合,也因此各有不同的魅力。音响系统也是如此,不同的空间大小,不同的空间设计、不同的用家对音响、音乐的美感要求都会营造出多种不同的美感。我们面对不同的音响美感,如果能以多元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独特美感,就是我们身为音响迷的莫大收获。

 

我的目的不是在为这七套音响系统炫耀其雄厚的财力,而是想让台湾的音响迷也能大开眼界,并期待有为者亦若是,让台湾也能听到更多的优异音响空间与音响系统。

 

这二套顶级系统共处一室,分置二端,想听Gryphon Kodo旗舰喇叭时,就先将Magnepan 30.7收起来放在墙边。这二套音响器材已经够迷人,但更让人羡慕的是,主人拥有一间自己打造的聆听空间。

 

主人对音响的要求大致有三,第一是要打造一间声学效果优异的空间。第二是要营造优美的聆听气氛。第三是要呈现如临现场的「音乐规模感与乐器人声形体」。所以,在规划时,主人认为空间尺寸越大越好。这个聆听空间净高3.8米,长度大约11米,宽度大约6.5米。整个空间的设计都是主人亲自操刀,包括各部细节以及声学处理,主人甚至还自己设计扩散器、吸收器与扩散吸收兼容器。

 

室内天花板上的处理器都是一块块事先做好在固定上去的,而左右墙面也是一块块做好,再固定在左右墙面。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左右墙面的处理器有多厚。不仅如此,主人的喇叭后墙有一面是可以整个往前移动的,让空间缩小一些,适应不同的喇叭,能够移动的喇叭后墙该有多厚?您可以自己想象。

 

无论是KodoMagnepan,这二套音响系统的声音都很惊人,音乐规模感不是庞大而已,而是充满整个空间,根本就像是如临现场,事实上「如临现场」就是主人所追求的极致音效,无论是音压、声波能量、人声形体、乐器质感就像活生生一个乐团在前面演奏,聆听者被音乐紧紧包围着。这种音响效果可说已经达到「极限」等级,小空间音响迷很难想象那会是一副怎么样的「音响景象」。

 

在第二套的影片中,的感想如下:

这间音响室的空间虽然没有Gryphon Kodo那套那么大,但也足够让一般人羡慕了。主人说是请专家设计的,第一次设计时看起来比较「科技化」,但主人的要求是整齐干净又居家生活化,所以第二次设计时,一切都隐藏起来,外表看到的都是整齐朴素的墙面,一切声学处理都在表面之下,包括一个很大的低频陷阱。您找得到低频陷阱在哪里吗?就在聆听位置后面唱片架的上方那个大空间,外观还是用一样的布料整齐封起来。

 

除了要整齐干净休闲居家风之外,所有外露的木材部分都是采用菲律宾产的木材,包括喇叭后墙的那些弧形木材结构。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弧形木材外观,里面有经过计算的吸音处理。

 

主人的音响器材如下:

喇叭:Avantgarde Trio G3 加二个Spacehorns

数位讯源:Aurender N30SA, Nagra HD DAC

类比拟讯源:Kronos Perpetual TT, DS GRAND Master EX

前级:Nagra HD DAC

后级:Goldmund Telos 440

线材:Fono Acustica, Jorma Statement, Prime, & Paragon, Nordost Odin

 

Avantgarde的喇叭我相当熟悉,可说几乎所有的型号我都听过了。可是,这次我却是第一次听到那么细致、那么美质的Trio G3 加上Spacehorns,这完全打破以往我认为Avantgarde号角喇叭比较倾向阳刚的声音特质经验。当我听Jonny Mathis那张「Heavenly」黑胶时,那种柔软细致清晰如发丝的声音表现简直就像是融化的牛奶巧克力,香甜醇美。

 

不过,当我听Hugh Masekela那张大家都有的「Hope」盘带时,那惊人的动态与强劲饱满的声音又完全体现号角喇叭的迷人魅力。在这个聆听空间,Avantgarde Trio + Spacehorn真正达到「能文能武」的境界,可以纤细如绣花,同时也可以壮硕如关公舞大刀。而听吉他演奏或吉他伴奏的演唱音乐时,吉他弦的软质弹性与清脆质感也非常迷人。老实说,我这么多年在世界各地音响展中、或台湾都没听过如此表现的Avantgarde号角喇叭。

 

更让我惊讶的是,主人这套Trio并非主动式,而是被动式。我问主人,为何不选调整参数更多的主动式呢?他说经过比较,还是喜欢被动式的声音表现。

 

难道主人这套Trio的声音表现是被Goldmund后级所「确立」的吗?可以肯定的是,Avantgarde号角喇叭需要经过适当声学处理的聆听空间,否则声音会太偏向阳刚。适当的吸收与扩散真的太重要了。

 

在第三套的影片中,的感想如下:
徐如风,猛如虎。我所听过表现最二极的Tidal Sunray+T1低音柱

 

来到第三套音响这里,主人也是在自家庭院中盖起另外一间音响室,称为Audio Lounge。放眼望去,这也是一间经过精心处理的聆听空间,天花板上悬挂三个巨大的弧形,而且有高低层次。

 

此外左右二侧墙与喇叭后墙,只要眼睛看得到,就都有声学处理。只有聆听位置后面没有刻意处理,就是唱片架、一张大桌子,还有各式杂物,甚至还有一个加油站所用的加油机。

 

主人用的器材是:

喇叭:Tidal sunray G2T1 

低音柱后级:Jadis JA 200 KT120 Gryphon MephistoTidal crossover

前级:Gryphon Commander

类比讯源:Kronos pro Dscovery 唱臂,Triangle Art Apollo MC唱头,Trafomatic Luna 唱放。EAR CD 唱盘 DACAurender N10 网络播放器, Formula Aqua DAC,Nordost Network SwitchJorma cables

 

虽然这个空间没有第一套音响那么大,天花板也没那么高,但比第二套音响的空间还大,台湾音响迷能够拥有这么独立大聆听空间者也不多见。主人以Jadis JA200来推主喇叭,再以Gryphon Mephisto立体后级来推低音柱,地上后方那二个黑色箱子是Tidal的分音器。

 

刚开始听时,我有点纳闷,因为我觉得音场的宽阔度跟我以前对Sunray认知有很大的差距。我的意思是没有发挥Sunray该有的庞大气势与音乐规模感,反倒整体声音倾向柔美细致,这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。不过,等到主人播放同行詹君仪所赠送的Cassandra Wilson那张「Dance to the Drums Again」时,整个180度反转,这套四件式喇叭发出惊人的能量与强劲的冲击力,而且音乐塞满整个空间,简直就是猛虎出闸,跟前面的表现相比,可说是二极化。

 

听其他音乐时,这套音响所呈现的音场既宽又深,而且人声圆润饱满,打击乐器又猛又快。听追龙唱片第一张精选集时,弦乐群的拨奏也非常真实,而且活生。听古早以前MK唱片的那张现场直刻黑胶「Flamenco Fever」时,吉他、人声、跺脚的音效都非常惊人,我看此时大家的耳朵都竖起来了。

 

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?我猜前面几张唱片不是毁天灭地的发烧片,音量也不是开得很大,此时那二支低音柱恐怕都还没有发出声音。等到庞大的音乐能量注入低音柱之后,主喇叭加上低音柱的声音能量才开始发威,在场的所有人也才猛然醒过来,这真应了「老虎不发威,给人当病猫」这句话。

 

Tidal这个品牌的喇叭以前我很熟悉,因为台湾最早评论他家喇叭的就是我,当时评的是他家的旗舰Sunray,我记得还获得「音响论坛」年度风云器材奖。不过,Sunray经过这么多年的演进,目前最新的是第三代,而主人用的是第二代,还加了T1低音柱。

 

第二代与第三代最大的差别就是,第三代已经将低音单体都装在正面,而第二代则是装在侧面。这些低音单体都是真正的喇叭单体,而非没有磁力系统的低音辐射器。Tidal喇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,所有单体都采用最顶规的,而内部分音器的电容更是采用昂贵无比的Duelund,难怪要卖那么贵。

 

其实,光是一对Sunray的低频就可以沉到很低,而且分频点设在大约60Hz左右(可调)。如果再加上那二支低音柱,低频绝对可以沉到20Hz以下。由于主喇叭的低音单体分频点很低,如果音乐内容没有够低的低频域,即使趴在低音单体旁边,也不一定能听到音乐,所以有些人会误以为每支喇叭的四个9吋低音是被动辐射器。

 

为何主人家的Tidal正常音量聆听时会很柔很清晰呢?我猜会不会是因为以JA 200来推的原因?主人说以前有试过以Tidal自家的扩大机来推,但他不满意,换了Jadis JA 200之后才符合他的胃口。至于用Gryphon Mephisto立体后级来推低音柱,我认为也已经太奢侈了,因为低音柱的分频点很低,即使用便宜的大力士后级来驱动也没问题。

 

如果您只是在台湾听过Tidal喇叭,一定无法想象主人家的Sunray竟然能够发出那么真实、那么美的声音,柔的时候就好像趴在你脚边的猫咪,任您抚摸;该强时就变成体重几百公斤重的猛虎,气势会让你会敬畏。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 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3-10